調回5分標釣頓一些,當釣敏常空槍就能考慮鉛+重或是換重一些的浮標...
當沒訊號時,可以釣敏些,降至本身+1目時還是訊號就要考慮換輕一些的浮標...
調幾釣幾無絕對!浮標會站訊號漂亮不空槍就是好標...
一隻浮標最敏感的狀態是本身+1目...
希望對您有些助益。
小魚過多 3分標太敏感 過多原5分標的小訊號變大訊號~~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會回5分標 若要續以3分標下去釣 您因該要拉高釣目釣拖底一點
延遲訊號 過濾雜訊 調4釣4看看~~不行就換重一點的浮標吧~~效果比較直接~~~
以下個人對於調標的見解 您參考參考^^~
調標 要先了解 "浮力" 跟 "重力" 與 "水底" 的相對關西^^~
這裡所指的浮力是指浮標的"殘存浮力" 也就是您的 "調目" 而重力是指 "餌重"
假設一支標有10目 您的調目是8目(含勾 空勾時)
掛上一餌 下水後剩下3目 那表示1餌的重力是5目 那兩餌就是10目
調標為8目浮力 無法承載10目的重力 掛上雙餌浮標必定會滅頂~~
需待"下勾"觸底(調水深) 下勾的重力改由水底承重 標目才會再次浮出水面~~
此時 1~3目內(釣目) 勾子在水底的狀態都是 上勾懸浮 下勾觸底狀 也就是一般說的比較吊的釣法
若繼續拉高太空豆(水深調深) 下勾也觸底了 下勾的重力也轉由水底承載 4~8目才會浮出水面~~
此時 4~8目內(釣目)皆是 上勾觸底 下勾已拖底狀 一般泛指的台釣法都是這個狀態
若再將水深調高(深) 鉛皮也觸底了 同樣道理 9~10目以上(標身)才會浮出水面~~
PS:一般台釣法講求一餌貼一餌拖 就無須像假設的調標一樣調目那麼多 常見都不超過6目左右
再來要牽扯一下 "子線訊號傳遞" 與 "勾距的問題"
比較吊的釣法 雙勾的子線都是"垂直的" 對於訊號傳遞到浮標 自然會比較"直接"
但魚吸食時 因為要直接拉動浮標的殘存浮力 戒心卻會比較高 訊號也會比較亂~~
而一般的台釣法 上勾子線依然是垂直的 但下勾子線已拖底 子線是鬆的 訊號傳遞上會比較遲鈍(延遲)
魚在吸食下勾時 因為無須直接牽動浮標 戒心會比較低 頓點也會比較明確~~
不過要注意 一般的台釣法(上勾觸底下勾拖底) 勾距不宜過大
太大延遲訊號過了頭 常常會莫名其妙就中魚(或下勾常巴到魚) 可是會影響您對調標的信心的^^~
雖然偶而會有吞雙勾的狀況發生 但那至少代表那條魚"穩死的"^^~
另外浮標種類多元 製成材料(巴爾沙木 蘆葦 高粱桿 孔雀羽....)
標目設計(空心尾 實心尾 標目大小) 標身設計(高矮胖瘦流線還是倒三角)
都會影響浮標本身的訊號表現 例如常見的說法:巴爾沙木訊號會比較多 蘆葦標頓點會比較明確
標目差異 有的半公分就一個黑目 有的1公分才一個黑目 殘存浮力大小都不同
勾子的大小 餌的狀態(餌重) 一句調幾釣幾是無法每支標都通用的(也許一餌就滅頂 也許一餌才下沉2目)
結論 敏頓怎調?? 不用在同一支標的調標上死打轉啦~
您換支標(換輕或換重 種類) 改變一下殘存浮力(或浮標本身標體設計所帶來的靈敏度差)的大小和訊號表現的特性
或換個子線(粗細 長短) 之類的不也可以控制訊號大小?????
對我而言 調目多才會掛上一餌大概看一下吃幾目 調目少只看掛上一餌後會不會滅頂
剩下的只是您要雙勾在水底是"哪個狀態"~~還有您想讓魚拉動多少"殘存浮力"這兩項而已~~
號少(龜毛)想辦法做出訊號 號大(亂)想辦法延遲 一切看"魚情"(咬度)~~~
哪個是敏釣???對我而言 敏鈍沒有一定 "選對設定就是敏釣"~還是那句話 一切看魚情^^~
總而言之~~調標沒有一定的~怎調都好~~ 都有入嘴的號的 "只要看得懂"就好 "打的到魚"最重要^^~
小魚過多 3分標太敏感 過多原5分標的小訊號變大訊號~~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會回5分標 若要續以3分標下去釣 您因該要拉高釣目釣拖底一點
延遲訊號 過濾雜訊 調4釣4看看~~不行就換重一點的浮標吧~~效果比較直接~~~
以下個人對於調標的見解 您參考參考^^~
調標 要先了解 "浮力" 跟 "重力" 與 "水底" 的相對關西^^~
這裡所指的浮力是指浮標的"殘存浮力" 也就是您的 "調目" 而重力是指 "餌重"
假設一支標有10目 您的調目是8目(含勾 空勾時)
掛上一餌 下水後剩下3目 那表示1餌的重力是5目 那兩餌就是10目
調標為8目浮力 無法承載10目的重力 掛上雙餌浮標必定會滅頂~~
需待"下勾"觸底(調水深) 下勾的重力改由水底承重 標目才會再次浮出水面~~
此時 1~3目內(釣目) 勾子在水底的狀態都是 上勾懸浮 下勾觸底狀 也就是一般說的比較吊的釣法
若繼續拉高太空豆(水深調深) 下勾也觸底了 下勾的重力也轉由水底承載 4~8目才會浮出水面~~
此時 4~8目內(釣目)皆是 上勾觸底 下勾已拖底狀 一般泛指的台釣法都是這個狀態
若再將水深調高(深) 鉛皮也觸底了 同樣道理 9~10目以上(標身)才會浮出水面~~
PS:一般台釣法講求一餌貼一餌拖 就無須像假設的調標一樣調目那麼多 常見都不超過6目左右
再來要牽扯一下 "子線訊號傳遞" 與 "勾距的問題"
比較吊的釣法 雙勾的子線都是"垂直的" 對於訊號傳遞到浮標 自然會比較"直接"
但魚吸食時 因為要直接拉動浮標的殘存浮力 戒心卻會比較高 訊號也會比較亂~~
而一般的台釣法 上勾子線依然是垂直的 但下勾子線已拖底 子線是鬆的 訊號傳遞上會比較遲鈍(延遲)
魚在吸食下勾時 因為無須直接牽動浮標 戒心會比較低 頓點也會比較明確~~
不過要注意 一般的台釣法(上勾觸底下勾拖底) 勾距不宜過大
太大延遲訊號過了頭 常常會莫名其妙就中魚(或下勾常巴到魚) 可是會影響您對調標的信心的^^~
雖然偶而會有吞雙勾的狀況發生 但那至少代表那條魚"穩死的"^^~
另外浮標種類多元 製成材料(巴爾沙木 蘆葦 高粱桿 孔雀羽....)
標目設計(空心尾 實心尾 標目大小) 標身設計(高矮胖瘦流線還是倒三角)
都會影響浮標本身的訊號表現 例如常見的說法:巴爾沙木訊號會比較多 蘆葦標頓點會比較明確
標目差異 有的半公分就一個黑目 有的1公分才一個黑目 殘存浮力大小都不同
勾子的大小 餌的狀態(餌重) 一句調幾釣幾是無法每支標都通用的(也許一餌就滅頂 也許一餌才下沉2目)
結論 敏頓怎調?? 不用在同一支標的調標上死打轉啦~
您換支標(換輕或換重 種類) 改變一下殘存浮力(或浮標本身標體設計所帶來的靈敏度差)的大小和訊號表現的特性
或換個子線(粗細 長短) 之類的不也可以控制訊號大小?????
對我而言 調目多才會掛上一餌大概看一下吃幾目 調目少只看掛上一餌後會不會滅頂
剩下的只是您要雙勾在水底是"哪個狀態"~~還有您想讓魚拉動多少"殘存浮力"這兩項而已~~
號少(龜毛)想辦法做出訊號 號大(亂)想辦法延遲 一切看"魚情"(咬度)~~~
哪個是敏釣???對我而言 敏鈍沒有一定 "選對設定就是敏釣"~還是那句話 一切看魚情^^~
總而言之~~調標沒有一定的~怎調都好~~ 都有入嘴的號的 "只要看得懂"就好 "打的到魚"最重要^^~
受益良多
以下個人對於調標的見解 您參考參考^^~
調標 要先了解 "浮力" 跟 "重力" 與 "水底" 的相對關西^^~
這裡所指的浮力是指浮標的"殘存浮力" 也就是您的 "調目" 而重力是指 "餌重"
假設一支標有10目 您的調目是8目(含勾 空勾時)
掛上一餌 下水後剩下3目 那表示1餌的重力是5目 那兩餌就是10目
調標為8目浮力 無法承載10目的重力 掛上雙餌浮標必定會滅頂~~
需待"下勾"觸底(調水深) 下勾的重力改由水底承重 標目才會再次浮出水面~~
此時 1~3目內(釣目) 勾子在水底的狀態都是 上勾懸浮 下勾觸底狀 也就是一般說的比較吊的釣法
若繼續拉高太空豆(水深調深) 下勾也觸底了 下勾的重力也轉由水底承載 4~8目才會浮出水面~~
此時 4~8目內(釣目)皆是 上勾觸底 下勾已拖底狀 一般泛指的台釣法都是這個狀態
若再將水深調高(深) 鉛皮也觸底了 同樣道理 9~10目以上(標身)才會浮出水面~~
PS:一般台釣法講求一餌貼一餌拖 就無須像假設的調標一樣調目那麼多 常見都不超過6目左右
再來要牽扯一下 "子線訊號傳遞" 與 "勾距的問題"
比較吊的釣法 雙勾的子線都是"垂直的" 對於訊號傳遞到浮標 自然會比較"直接"
但魚吸食時 因為要直接拉動浮標的殘存浮力 戒心卻會比較高 訊號也會比較亂~~
而一般的台釣法 上勾子線依然是垂直的 但下勾子線已拖底 子線是鬆的 訊號傳遞上會比較遲鈍(延遲)
魚在吸食下勾時 因為無須直接牽動浮標 戒心會比較低 頓點也會比較明確~~
不過要注意 一般的台釣法(上勾觸底下勾拖底) 勾距不宜過大
太大延遲訊號過了頭 常常會莫名其妙就中魚(或下勾常巴到魚) 可是會影響您對調標的信心的^^~
雖然偶而會有吞雙勾的狀況發生 但那至少代表那條魚"穩死的"^^~
另外浮標種類多元 製成材料(巴爾沙木 蘆葦 高粱桿 孔雀羽....)
標目設計(空心尾 實心尾 標目大小) 標身設計(高矮胖瘦流線還是倒三角)
都會影響浮標本身的訊號表現 例如常見的說法:巴爾沙木訊號會比較多 蘆葦標頓點會比較明確
標目差異 有的半公分就一個黑目 有的1公分才一個黑目 殘存浮力大小都不同
勾子的大小 餌的狀態(餌重) 一句調幾釣幾是無法每支標都通用的(也許一餌就滅頂 也許一餌才下沉2目)
結論 敏頓怎調?? 不用在同一支標的調標上死打轉啦~
您換支標(換輕或換重 種類) 改變一下殘存浮力(或浮標本身標體設計所帶來的靈敏度差)的大小和訊號表現的特性
或換個子線(粗細 長短) 之類的不也可以控制訊號大小?????
對我而言 調目多才會掛上一餌大概看一下吃幾目 調目少只看掛上一餌後會不會滅頂
剩下的只是您要雙勾在水底是"哪個狀態"~~還有您想讓魚拉動多少"殘存浮力"這兩項而已~~
號少(龜毛)想辦法做出訊號 號大(亂)想辦法延遲 一切看"魚情"(咬度)~~~
哪個是敏釣???對我而言 敏鈍沒有一定 "選對設定就是敏釣"~還是那句話 一切看魚情^^~
總而言之~~調標沒有一定的~怎調都好~~ 都有入嘴的號的 "只要看得懂"就好 "打的到魚"最重要^^~
以下個人對於調標的見解 您參考參考^^~
調標 要先了解 "浮力" 跟 "重力" 與 "水底" 的相對關西^^~
這裡所指的浮力是指浮標的"殘存浮力" 也就是您的 "調目" 而重力是指 "餌重"
假設一支標有10目 您的調目是8目(含勾 空勾時)
掛上一餌 下水後剩下3目 那表示1餌的重力是5目 那兩餌就是10目
調標為8目浮力 無法承載10目的重力 掛上雙餌浮標必定會滅頂~~
需待"下勾"觸底(調水深) 下勾的重力改由水底承重 標目才會再次浮出水面~~
此時 1~3目內(釣目) 勾子在水底的狀態都是 上勾懸浮 下勾觸底狀 也就是一般說的比較吊的釣法
若繼續拉高太空豆(水深調深) 下勾也觸底了 下勾的重力也轉由水底承載 4~8目才會浮出水面~~
此時 4~8目內(釣目)皆是 上勾觸底 下勾已拖底狀 一般泛指的台釣法都是這個狀態
若再將水深調高(深) 鉛皮也觸底了 同樣道理 9~10目以上(標身)才會浮出水面~~
PS:一般台釣法講求一餌貼一餌拖 就無須像假設的調標一樣調目那麼多 常見都不超過6目左右
再來要牽扯一下 "子線訊號傳遞" 與 "勾距的問題"
比較吊的釣法 雙勾的子線都是"垂直的" 對於訊號傳遞到浮標 自然會比較"直接"
但魚吸食時 因為要直接拉動浮標的殘存浮力 戒心卻會比較高 訊號也會比較亂~~
而一般的台釣法 上勾子線依然是垂直的 但下勾子線已拖底 子線是鬆的 訊號傳遞上會比較遲鈍(延遲)
魚在吸食下勾時 因為無須直接牽動浮標 戒心會比較低 頓點也會比較明確~~
不過要注意 一般的台釣法(上勾觸底下勾拖底) 勾距不宜過大
太大延遲訊號過了頭 常常會莫名其妙就中魚(或下勾常巴到魚) 可是會影響您對調標的信心的^^~
雖然偶而會有吞雙勾的狀況發生 但那至少代表那條魚"穩死的"^^~
另外浮標種類多元 製成材料(巴爾沙木 蘆葦 高粱桿 孔雀羽....)
標目設計(空心尾 實心尾 標目大小) 標身設計(高矮胖瘦流線還是倒三角)
都會影響浮標本身的訊號表現 例如常見的說法:巴爾沙木訊號會比較多 蘆葦標頓點會比較明確
標目差異 有的半公分就一個黑目 有的1公分才一個黑目 殘存浮力大小都不同
勾子的大小 餌的狀態(餌重) 一句調幾釣幾是無法每支標都通用的(也許一餌就滅頂 也許一餌才下沉2目)
結論 敏頓怎調?? 不用在同一支標的調標上死打轉啦~
您換支標(換輕或換重 種類) 改變一下殘存浮力(或浮標本身標體設計所帶來的靈敏度差)的大小和訊號表現的特性
或換個子線(粗細 長短) 之類的不也可以控制訊號大小?????
對我而言 調目多才會掛上一餌大概看一下吃幾目 調目少只看掛上一餌後會不會滅頂
剩下的只是您要雙勾在水底是"哪個狀態"~~還有您想讓魚拉動多少"殘存浮力"這兩項而已~~
號少(龜毛)想辦法做出訊號 號大(亂)想辦法延遲 一切看"魚情"(咬度)~~~
哪個是敏釣???對我而言 敏鈍沒有一定 "選對設定就是敏釣"~還是那句話 一切看魚情^^~
總而言之~~調標沒有一定的~怎調都好~~ 都有入嘴的號的 "只要看得懂"就好 "打的到魚"最重要^^~
確定有魚,水流又大何不直接釣走鉛?.如此鉛片座以下的東西都不必考慮!!
這篇文章真的很精彩...
因為2魚看的懂!!..
鉛片座(不管固定或是可動的)以上其實只有分段鉛還會影響浮標..
以下的重點..阿諒前輩描述的很清楚!!..謝謝分享^^!~
以下個人對於調標的見解 您參考參考^^~
調標 要先了解 "浮力" 跟 "重力" 與 "水底" 的相對關西^^~
這裡所指的浮力是指浮標的"殘存浮力" 也就是您的 "調目" 而重力是指 "餌重"
假設一支標有10目 您的調目是8目(含勾 空勾時)
掛上一餌 下水後剩下3目 那表示1餌的重力是5目 那兩餌就是10目
調標為8目浮力 無法承載10目的重力 掛上雙餌浮標必定會滅頂~~
需待"下勾"觸底(調水深) 下勾的重力改由水底承重 標目才會再次浮出水面~~
此時 1~3目內(釣目) 勾子在水底的狀態都是 上勾懸浮 下勾觸底狀 也就是一般說的比較吊的釣法
若繼續拉高太空豆(水深調深) 下勾也觸底了 下勾的重力也轉由水底承載 4~8目才會浮出水面~~
此時 4~8目內(釣目)皆是 上勾觸底 下勾已拖底狀 一般泛指的台釣法都是這個狀態
若再將水深調高(深) 鉛皮也觸底了 同樣道理 9~10目以上(標身)才會浮出水面~~
PS:一般台釣法講求一餌貼一餌拖 就無須像假設的調標一樣調目那麼多 常見都不超過6目左右
再來要牽扯一下 "子線訊號傳遞" 與 "勾距的問題"
比較吊的釣法 雙勾的子線都是"垂直的" 對於訊號傳遞到浮標 自然會比較"直接"
但魚吸食時 因為要直接拉動浮標的殘存浮力 戒心卻會比較高 訊號也會比較亂~~
而一般的台釣法 上勾子線依然是垂直的 但下勾子線已拖底 子線是鬆的 訊號傳遞上會比較遲鈍(延遲)
魚在吸食下勾時 因為無須直接牽動浮標 戒心會比較低 頓點也會比較明確~~
不過要注意 一般的台釣法(上勾觸底下勾拖底) 勾距不宜過大
太大延遲訊號過了頭 常常會莫名其妙就中魚(或下勾常巴到魚) 可是會影響您對調標的信心的^^~
雖然偶而會有吞雙勾的狀況發生 但那至少代表那條魚"穩死的"^^~
另外浮標種類多元 製成材料(巴爾沙木 蘆葦 高粱桿 孔雀羽....)
標目設計(空心尾 實心尾 標目大小) 標身設計(高矮胖瘦流線還是倒三角)
都會影響浮標本身的訊號表現 例如常見的說法:巴爾沙木訊號會比較多 蘆葦標頓點會比較明確
標目差異 有的半公分就一個黑目 有的1公分才一個黑目 殘存浮力大小都不同
勾子的大小 餌的狀態(餌重) 一句調幾釣幾是無法每支標都通用的(也許一餌就滅頂 也許一餌才下沉2目)
結論 敏頓怎調?? 不用在同一支標的調標上死打轉啦~
您換支標(換輕或換重 種類) 改變一下殘存浮力(或浮標本身標體設計所帶來的靈敏度差)的大小和訊號表現的特性
或換個子線(粗細 長短) 之類的不也可以控制訊號大小?????
對我而言 調目多才會掛上一餌大概看一下吃幾目 調目少只看掛上一餌後會不會滅頂
剩下的只是您要雙勾在水底是"哪個狀態"~~還有您想讓魚拉動多少"殘存浮力"這兩項而已~~
號少(龜毛)想辦法做出訊號 號大(亂)想辦法延遲 一切看"魚情"(咬度)~~~
哪個是敏釣???對我而言 敏鈍沒有一定 "選對設定就是敏釣"~還是那句話 一切看魚情^^~
總而言之~~調標沒有一定的~怎調都好~~ 都有入嘴的號的 "只要看得懂"就好 "打的到魚"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