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平日釣魚時還在迷信崇拜神水或神油嗎?
與其有美國時間去敗神水、噴神油、抹神膏、臨時抱佛腳、摳鼻屎隔空抓藥,還不如自己平日多努力、多嘗試、反求諸己!
相較浪費時間、盲目迷信、四處拜神、崇拜老塞、尋找偏方、迷糊一世、虛度一生,不如自己平日多努力、多長進、多閱讀、長智慧。
大家沒事多釣魚、沒釣魚的時間就請大家多多閱讀,雖說開卷不是絕對有益,書中論述亦往往暗藏人性的奸邪、詭詐、誘騙與誤導~~所以都說"成功沒老師"
但是,如果大家英英美代子且閱讀過以下的這篇文章之後,釣魚的功力與技術都會立即獲得大大的提升~~
您說,這種好文章不讀他個好幾遍,這樣行嗎? 這樣對得起原作者、自己、家人、社會、國家、民族與世界人類嗎??
關於各類 "魚類誘食劑" 的摻配、運用與配比,早已是對岸釣者的釣技入門基礎與釣魚文化,並早已有人藉此大發利市~~
( 請參考:http://www.fishingplayer.com/archiver/?tid-7386.html )
~~反觀台灣淺碟市場、孤陋寡聞、故步自封~~
自己不知努力上進 (求知、求新、求變、求進步),難道還要牽拖其他釣魚達人賣的神水或神油,超~~高級高尚、超~~貴不可攀,自己卻不得不拜 ?
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日後是好? 是壞? 全看您個人的造化了~~
釣通霄
以下這篇文章為對岸學界針對水產養殖人工誘食策略相關論文研究的 [文獻回顧 (Paper Review)] 之引用,
國內若能本此基礎~~發揮群體創意、勇於嘗試、研發創新、追求卓越、運用推廣、包裝拓銷的創業家精神,
相會應該會對國內(釣)漁業界的發展、進步、繁榮有所助益。
[引用] 誘食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出處] 汪海峰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
摘 要
水產動物誘食劑研究不斷升溫,對誘食劑作用的生理機制進行了分析,概述了目前使用的誘食劑及其誘食效果,簡述了誘食劑在漁業生產上利用意義。
關鍵詞 水產動物誘食劑
近年來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由傳統的自然放養轉向高密度集約化飼養,水產飼料的需求量不斷攀升,大量的集約化飼養幾乎全靠人工飼料,然而,人工飼料與傳統的天然飼料相比,其風味和適口性往往存在很大差異,而且不同的水產動物其喜好各不一樣。
在不同水產動物飼料中添加不同誘食成分即誘食劑,用來提高飼料產品的誘食作用是當前水產飼料生產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目前人們將誘食劑定義為具有使魚趨向飼料周圍的化學物質;而具有促進開始攝食、持續和吞入等一系列攝餌行為的化學物質叫做促攝餌物質。對於魚來說具有引誘和促進兩種性質的活性物質較多,所以可統稱為誘食劑。
1 誘食劑作用的生理機制 - 水產動物攝食過程分三個階段:
第一起始階段,即發覺和意識到食物刺激和存在;
第二尋找階段,即尋找食物位點,並趨向食物,有時猛咬和吞咽;
第三攝取階段,即攝入食物並判斷食物的適口性、可食性等。
水產動物這種攝食行為除受食物的物理刺激,如顆粒大小、形狀、光澤、顏色和硬度等引起感應外,還會受到飼料中溶出物成分的化學刺激而引起感應,這些化學刺激物就是誘食劑。
動物對誘食劑的感應是通過動物的視覺和化學感受器(嗅覺和味覺)來實現的:
視覺: 水產動物其視覺能感受顏色的刺激,可根據光的明暗程度和顏色來區別物體;
嗅覺: 水產動物嗅覺能接受水體中低濃度化學物質的刺激,有感受氣味的能力,能區別化學物質且極靈敏,其嗅囔內的褶皺能增加其與外界水環境的接觸面積,以提高嗅覺的靈敏度,因此,魚類利用嗅覺尋覓及辨別食物的能力很強;
味覺: 能感受化學物質的刺激,通過味蕾而有感覺作用,魚類味蕾遍布體內外,口、唇、頭、尾、觸鬚、鰓、鰭、舌、咽、食道,甚至體表上也有味蕾分布,味蕾依靠完善的結構辨別食物的甜、苦、咸或酸及蛆蚓、蠶蛹、牛奶、氨基酸和其他食物提取物的味道。
動物在水中接近某種餌料物質刺激時,視覺和化學感受器立即產生效應並相互配合,引起神經電位的變化和傳導,從而引發特定的行為即決定是否接近乃至最後的取捨。
研究表明,各種魚類所喜愛的氣味有所不同,肉食性魚類喜食腥味大的動物性餌料;鰻喜歡腐敗肉類的氣味;而淡水魚中的鯉、鯽、鰱等喜食具有芳香氣味的植物性餌料。
2 誘食劑的種類及誘食效果
2.1 氨基酸及其混合物 - 氨基酸對魚類的嗅覺和味覺都具有極強刺激作用。
L-氨基酸是一組有效的可利用以引誘魚、硬殼水生動物、昆蟲和其他水產動物進食的化合物,其中L-組氨酸、L-精氨酸和L-苯丙氨酸為苦味;L-丙氨酸、L-脯氨酸和L-蘇氨酸為甜味;L-天門冬氨酸和天門冬氨酸胺為酸味;L-谷氨酸鹽具有淡味;L-顆氨酸、L-氨酸和L-異亮氨酸等支鏈氨基酸具有巧克力味;某些蛋氨酸衍生物具有肉味;其他還包括甘氨酸、色氨酸、賴氨酸、酪氨酸、鳥氨酸和由氨基酸合成的谷光甘(GSH)。
Saglio等(1991)報道,酸性氨基酸對幼鯉攝食行為沒有顯著影響,基礎氨基酸和極性不帶電氨基酸也不是有效的誘食劑,而非極性氨基酸組對魚援食行為有顯著影響,測定了30種氨基酸組合,結果表明,丙氨酸、纈氨酸和甘氨酸是對魚類吸引和探索行為都有顯著的影響最小組合。
池田至等(1991)證明色氨酸對竹莢魚有攝餌刺激活性,其最大活性的必要濃度為5mmol/100 g,而 10種色氨酸有關化合物全無活性。
Sutterlin(1970,1971)研究表明,L-脯氨酸對大西洋鮭的味、嗅覺有很好的反應,濃度低至5 μmol/L也能刺激虹鱒、河鱒捕食活性,但Adron和Mackie(1978)將其添加到以酪蛋白為基礎的虹鯨魚日糧中效果很差。
L-丙氨酸是虹鱒、大西洋鮭電生理反應的有效刺激劑,它對河鱒短期作用強度與L-脯氨酸相當,但對大西洋鮭成魚作用遠不及對魚種、魚苗有效,魚苗、魚種對50nmol/L的 L- 丙氨酸反應好。L-蛋氨酸能刺激鯨魚苗的食物搜索活性,L-蛋氨酸與牛磺酸中的硫原子可能對適口性很重要。
L-亮氨酸含量豐富的棉籽顆粒浸泡為0.1mol/L也使虹鱒攝食保留最長時間。Harada(1987)報道,組氨酸、精氨酸、賴氨酸、鳥氨酸等鹼性氨基酸對泥鰍均具有引誘活性,尤其是組氨酸和賴氨酸可明顯引起泥鰍的攝餌行為。
所有測試的酸性氨基酸均為泥鰍的避忌物,L-賴氨酸和L-丙氨酸是泥鰍的引誘物質,而L-谷氨酸、L-磺基丙氨酸、N-丁酸、DL-蘋果酸則是其避忌物。
谷胱甘 即L-半胱氨酸、L-谷氨酸和甘氨酸的三縮氨酸是氨基酸混合物的代表,Rumsey(1986)認為,是對初次餵養的鮭魚和群魚有效的刺激物,用含有濃度為0.5%到1.0%的谷 酪蛋白明膠餵112d,可獲得最佳田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其他縮氨酸也可能是有效的誘食劑。
氨基酸的混合物比單個氨基酸對魚的刺激更有效,比如,研究報道,魚對L-酪氨酸、L-苯丙氨酸和L-組氨酸混合物反應極好,可是這3種氨基酸在單獨試驗時都沒有引起魚的反應。研究所得的結果普遍認為,L-氨基酸是水產動物有效的誘食劑,D-氨基酸誘食作用較弱;同一誘食劑對不同的動物或同一動物不同生長階段的作用效果存在差異,甚至完全不同。氨基酸混合物比單個氨基酸更有效。
2.2含硫有機物(DMPT)- DMPT即二甲基-p-丙酸 亭,是一種有效的水產動物誘食劑。
中島謙二測定了鯽、鯉、源五郎鯽對一系列含硫化合物的攝食反應,結果表明,DMPT是最有效的誘食劑,可提高咬餌頻率,作者推測魚類在其味覺和嗅覺器官內可能具有特殊的DMPT感受器。作者還研究了添加DMPT對海水魚生長的影響,結果,(魚師)在1mmol/L時咬餌頻率達到平穩區,為對照組的2-3倍;真鋼的咬餌頻率在5mmol/L達到最大,為對照組的3倍。在餌料中添加 DM阿對真鰓。(魚師)、牙 具有不同程度的增重作用,可大大提高餌料效率,DMPT還能提高金魚和虹鱒的抗高溫和缺氧能力,增強魚類對水環境變化的忍耐力。通過試驗證明DMPT具有一種海洋氣味,在藻類和較高等的植物中形成,中島謙二認為,DMPT是魚類一種新的維生素或激素。
2.3核酸類物質 - Ikedad研究氨基酸、核 酸和其他組對竹莢魚攝食活動的影響,證明核著酸中以肌 酸最有效,但它的活性受肌 、腺尊二磷酸和肌酸的影響。Fuku-da做了對幼項魚攝食活動影響的排除試驗,證明核 酸單獨存在時幾乎不起作用,但可加強氨基酸的刺激效果。在東方(魚屯)中,核 酸儘管對其味覺有刺激,但對其攝食行動卻沒刺激;真鯛中,肌 酸、腺 二磷酸、腹 磷酸對其味覺沒有刺激,但能刺激攝食行動;大菱 中,肌 酸、肌 二磷酸等分別有效。
池田至試驗結果表明:肌 酸、鳥 酸、尿 酸。尿二磷酸、尿三磷酸對竹莢魚有攝食刺激活性,並指出嘌呤核 酸活性中6-羥基或2-氨基-6-羥基嘌呤核-5-磷酸的結構很重要,肌 酸最大活性的必要濃度為0.8mmol/100 g。
2.4 甜菜鹼
甜菜鹼是甜菜加工副產品中提取的甘氨酸三甲基內脂。
研究表明,甜菜鹼是動物味覺的刺激物之一0.0001mol/L的甜菜鹼就能引起魚類的味覺反應。Cars認為,甜菜鹼中的甘氨酸型、β一丙氨酸型和甲酯型對魚蝦的誘食作用最強,甜菜鹼可提高飼料的適口性,使動物攝食量增加,大大縮短其攝食時間。鯉魚飼料中添加0.3%一1.0%甜菜鹼,即有顯著的誘食和促生長效果。日本用1.2%-2.5%甜菜鹼作誘食劑添加在飼料中,發現對所有養殖魚類的味覺器官都有強烈的刺激,可吸引魚類吞食,避免飼料沉入池底造成浪費。
甜菜鹼對羅氏沼蝦的嗅覺和味覺具有較好的誘惑力,一般羅氏沼蝦攝食時間為1- 1.5h,用甜菜鹼後45mni基本攝完。此外,甜萊鹼的誘食作用還表現在與一些氨基酸具有協同增效作用,不僅使魚的味覺有感受,還能增強魚對氨基酸的味覺感受,從而增強氨基酸的誘食效果。
芬蘭糖廠用甜菜鹼和氨基酸生產的誘食劑飼養大西洋鮭、虹鱒等,均具有較好的誘食性,可大大縮短攝食時間。
2.5 動植物及其提取物
用蚯蚓作為誘食物可提高對蝦的攝食量、採食頻率和增重,且隨飼料中添加蚯蚓的量增加,黃鱔對攝食的喜好程度也逐漸增加,推測蚯蚓漿液的誘食作用可能與賴氨酸、組氨酸和甘氨酸有關,因為蚯蚓中的氨基酸含量很高。此外,滷蟲是仔稚魚最喜歡吃的食物,具有很好的誘食性。
將一些動植物的某些成分採用化學方法提取後分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魚類喜食的動植物體內的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可改善餌料的適口性,目前已證實支角類、搖蚊幼蟲、蛤子、牡蠣、魷魚、竹莢魚、玉筋魚、太平洋磷蝦、桃江對蝦、梭子蟹、丁香、田螺、蠶蛹、蚯蚓等動植物及其提取物,均有良好的誘食作用,主要是它們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核酸。Harada研究了23種植物鮮草水的提取液對盤鮑、泥鰍和五帶(魚師)的引誘活性,發現藥草香、黃柏、繡球花葉對上述3種動物都顯示出引誘性,但砂仁、巴西可可和健質亞那分別對盤鮑、泥鰍和五帶(魚師)顯示出極強的引誘活性。
大蒜含有獨特的大蒜素,其具有辛辣味,鯽魚飼料中添加0.5%-3 %的大蒜素粉,其強烈的氣味促進魚的攝食活動,用碘化改性大蒜素100mg/kg飼餵鯉魚,成活率、增重率和飼料效率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 1.4、18.4和10.3 %。
2.6 中草藥
有些中草藥有較強的誘食作用和促進魚類生長及增強抗病力的功效,研究人員根據我國民間常用阿魏作釣魚誘餌,用化學成分與其相似的闢汗草作誘餌捕抓黃鱔,效果明顯。
我國中草藥及其副產品資源豐富,關於這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開發。
3 誘食劑在漁業生產中利用意義
3.1促進水產動物的開食和援食 - 在酷蛋白-明膠日糧中添加0.5%一1%的GSH對鮭、鱒的開食起到促進作用。大量的試驗結果表明:
水產飼料中添加誘食劑對動物採食有極強的促進作用,5μmol/L的L-脯氨酸對鮭、虹鱒的味覺有很好的刺激作用;
50nmol/L的L-丙氨酸是鯉魚和金魚有效攝食刺激源;1.5μmol/L的甘氨酸、牛磺酸、丙氨酸等可使對蝦的日攝食量提高0.3%-1.2%;
另外,餌料中添加誘食劑有助於改善動物在疾病或應激條件下的攝食狀況,增強動物的免疫力和減輕病情。
3.2 提高水產動物的消化能力 - 鰻魚飼料中添加誘食劑,其胃蛋白消化 的活性可提高2倍,血液中游離氨基酸和血糖降低,說明誘食劑不僅刺激了鰻魚的攝食行動,且增加了消化和吸收功能。
3.3 改進飼料品味 - 現在水產飼料中往往加入大量的礦物和藥物成分,飼料的適口性大大降低,很多誘食劑具有水產動物喜愛的味道,可以中和或掩蓋飼料中不良氣味,從另一方面增加飼料的適口性,提高採食量。
3.4 有利於低廉飼料資源利用
伊奈和夫等(1982)報道,用一半以上魚類不喜歡的大豆蛋白粉和藍豆粉混合後替代動物蛋白,並與長鰭金槍魚和烏賊的內臟自身消化物以3:4混合,飼養真細的效果與用天然餌料大體相同。
誘食劑可使水產動物更好的利用不喜食的植物性蛋白等,這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緩解動物性蛋白飼料資源緊缺的狀況,並可降低飼料成本。
3.5 減少飼料浪費和保持水體環境
在水產養殖中,很多飼料投放後未被動物來食就沉入水底難於被完全攝食,不但引起極大浪費,還污染了水質,誘食劑的使用可大大縮短採食時間,在減少飼料營養物質損失及飼料消費和提高了飼料效率同時,避免本攝食飼料的腐爛變質而引起水質下降,對水產動物的健康有利。
水產誘食劑研究現狀和進展
在不同水產動物飼料中添加不同誘食成分即誘食劑,用來提高飼料產品的誘食作用是當前水產飼料生產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目前人們將誘食劑定義為具有使水產動物趨向飼料周圍的化學物質;而具有促進攝食、持續和吞入等一系列攝餌行為的化學物質叫做促攝餌物質。
對於魚來說具有引誘和促進兩種性質的活性物質較多,所以可統稱為誘食劑。
研究發現,水產動物誘食劑的類型與水產動物食性有關。一般來說,肉食和雜食性水產類動物對鹼性和中性物質較敏感,而草食性水產動物則對酸性物質較敏感。
誘食劑的作用機理: 誘食劑主要由具有一定揮發性的天然物質(如從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等提取的濃縮物)和人工合成香味原料(如醛、酮、醇、酸、酯、醚等化合物)配製而成。誘食劑是一種色、香、味統一的結合體。
誘食劑的特點是:一般具有鮮豔的色彩,能刺激視覺,引起食慾;散發濃郁的香氣,感染周圍的環境,通過刺激嗅覺,誘導動物採食;具有良好的適口性,能刺激味覺,促進動物採食。色、香、味協同作用,構成飼料誘食劑的基本特徵。
水產用誘食劑一般都是根據魚類最喜食的動植物提取物中所含的化學成分,配成人工合成提取物,通過因子除去試驗而逐漸確定下來的。
它往往含有二種以上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對魚的攝食刺激有協同作用。誘食劑通過刺激水產動物的嗅覺、味覺和視覺等使其聚集到飼料周圍,加快攝食,提高採食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水產動物對食物的選擇行為是食物本身性狀的資訊特徵,在水環境中化學資訊顯得特別重要。
在隔光和有流水的特定試驗條件下,發現只有化學溶出物的資訊特點和水流刺激對水產動物的趨食行為起作用,而在動物完成吞咽動作時味覺起關鍵作用。誘食劑就是根據水產動物的這一特點而研製的。
水產動物的視覺能感受到顏色的刺激及光的明暗,嗅覺使魚類有感覺氣味的能力,能接受和區別水體中較低濃度化學物質的刺激,從而可尋覓和辨別食物;水產動物的味蕾幾乎遍布身體的各個部位,能感受化學物質的刺激。
水產動物在水中接近某種餌料物質時,嗅覺和味覺均立即產生效應並相互配合,決定是否接近乃至最後攝取。飼料中添加誘食劑可從顏色、散發的氣味及口味等方面給水產動物以刺激,促進它們的攝食。
以下就魚、蝦誘食劑的種類及應用作以一下簡單的分析:
一、 生物鹼類:
(一)甜菜鹼
甜菜鹼是甜菜加工副產品中提取的甘氨酸三甲基內脂。研究表明,甜菜鹼是動物味覺的刺激物之一0.0001mol/L的甜菜鹼就能引起魚類的味覺反應。Cars認為,甜菜鹼中的甘氨酸型、β一丙氨酸型和甲酯型對魚蝦的誘食作用最強,甜菜鹼可提高飼料的適口性,使動物攝食量增加,大大縮短其攝食時間。鯉魚飼料中添加0.3%一1.0%甜菜鹼,即有顯著的誘食和促生長效果。日本用1.2%-2.5%甜菜鹼作誘食劑添加在飼料中,發現對所有養殖魚類的味覺器官都有強烈的刺激,可吸引魚類吞食,避免飼料沉入池底造成浪費。
甜菜鹼對羅氏沼蝦的嗅覺和味覺具有較好的誘惑力,一般羅氏沼蝦攝食時間為1- 1.5h,用甜菜鹼後45mni基本攝完。此外,甜萊鹼的誘食作用還表現在與一些氨基酸具有協同增效作用,不僅使魚的味覺有感受,還能增強魚對氨基酸的味覺感受,從而增強氨基酸的誘食效果。芬蘭糖廠用甜菜鹼和氨基酸生產的誘食劑飼養大西洋鮭、虹鱒等,均具有較好的誘食性,可大大縮短攝食時間。甜菜鹼是目前水產飼料中應用最廣的一種水產誘食劑,但是過量進食甜菜鹼,動物會出現昏迷,運動失調,呼吸異常和外觀不整齊等。
(二)氧化三甲胺(TMAO)
氧化三甲胺(TMAO)廣泛分布於海產硬骨魚類的肌肉中和軟體動物(烏賊)及海生寡毛類動物體內具有特殊的鮮味。近年對氧化三甲胺的研究報告越來越多,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氧化三甲胺在蝦類、魚類及貝類等餌料中添加具有明顯的誘食和促長功能。Rorvik等(2000)進行了TMAO對鯽魚攝食反應試驗,結果發現,TMAO組比對照組的咬餌頻次平均高出86%。
在與谷氨 胺的對比試驗中發現,鯽魚對含TMAO餌料的咬鉺頻次要比含谷氨 胺的餌料高57%。。Rorvik等(1998)研究了TMAO對對蝦誘食活性和生長的影響,發現添加TMAO,使對蝦飽胃時間由對照組的60min以上下降到20~30min,並使增重提高了23.5%,餌料係數降低14.01%。Agustsson等(2000)在羅氏沼蝦飼料中添加TMAO,使採食時間縮短25∼50%;飼養150天,羅氏沼蝦平均體長增加27.63%,餌料係數降低8%。
TMAO還能增強其它氨基酸對魚的味覺感受,增強氨基酸的誘食效果。對比實驗表明其功效為甜菜鹼和谷氨胺的1.75倍。在水產飼料中添加0.1%~0.2%可以獲得滿意的攝食效果。另外,氧化三甲胺參與海生動物體內滲透壓的調節,在海水轉淡水養殖中應用,能提高水產動物的成活率和抗應激能力。
氧化三甲胺對蛋白起折疊作用,能改善養殖品種肉質,使淡水品種呈海產品風味,提高經濟價值。
(三)硫代甜菜鹼(DMPT)
DMPT(二甲基-β-丙酸 亭) DMPT對魚類具有引誘攝食和促生長的作用。中島謙二等(1992)在配合飼料中添加 1 mmol/L DMPT,結果使鯉、鯽等攝食頻率提高了0.3∼0.6倍。DMPT可促進金魚、鯉等的咬食行為,對各種海淡水魚類及長臂蝦的生長、攝食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
(四)氨基酸類:單一氨基酸
氨基酸對不同魚類的誘食活性效果完全不同。L一丙氨酸是虹鱒、大西洋鮭電生理反應的有效刺激劑(Haral,1976)。
Mearns (1986)認為,L-蛋氨酸能刺激鱒魚苗的“食物搜索”活性。Jones (1989)報道,儘管L-胱氨酸沒有活性,但L-蛋氨酸與牛磺酸中的硫原子可能對適口性很重要。劉德芳(1993)用濃度10-3∼10-9 mol/L的氨基酸對魚類進行試驗,結果表明虹鱒飼料中添加蛋氨酸效果最好,丙氨酸、胱氨酸、甘氨酸也可促進攝食;斑點叉尾(魚回)飼料中添加胱氨酸效果最好,蛋氨酸、丙氨酸也可增進食慾;鯉魚飼料中添加精氨酸、谷氨酸效果最好,添加蛋氨酸、丙氨酸也有促進採食作用;草魚飼料中添加脫氨酸效果顯著,添加精氨酸、蛋氨酸、丙氨酸也有效果。複合氨基酸Rumsey(1986)認為谷胱甘 (GSH)是鱒、鮭開食的有效誘食劑。在飼料中添加0.5%∼1.0%酪蛋白氨基酸膠誘食效果較好。
過世東(1996)試驗表明,複合氨基酸(g/kg,L-丙氨酸2.85、甘氨酸5.08、 L一組氨酸0.39、L-脯氨酸2.17)可使白仔鰻的攝食量增加10.8%,生長率提高81.8%。伍一軍(1996)發現,0.05mol/L的L-丙氨酸對鯉魚有強烈的誘食效果,而對鯽魚卻無作用。水產養殖中經常將幾種氨基酸或氨基酸與核 酸、三甲胺內酯、熒光物質及其他鹽類混合使用,起到協同效應。
二、核酸類:
核 酸Ikedad研究氨基酸、核 酸和其他組對竹莢魚攝食活動的影響,證明核著酸中以肌 酸最有效,但它的活性受肌 、腺尊二磷酸和肌酸的影響。Fuku-da做了對幼項魚攝食活動影響的排除試驗,證明核 酸單獨存在時幾乎不起作用,但可加強氨基酸的刺激效果。在東方(魚屯)中,核 酸儘管對其味覺有刺激,但對其攝食行動卻沒刺激;真鯛中,肌 酸、腺 二磷酸、腹 磷酸對其味覺沒有刺激,但能刺激攝食行動;大菱 中,肌 酸、肌 二磷酸等分別有效。
池田至試驗結果表明:肌 酸、鳥 酸、尿 酸。尿 二磷酸、尿 三磷酸對竹莢魚有攝食刺激活性,並指出嘌呤核 酸活性中6-羥基或2-氨基-6-羥基嘌呤核 -5-磷酸的結構很重要,肌 酸最大活性的必要濃度為0.8mmol/100 g。
三、天然誘食劑類:
(一) 脂肪對魚類也有一定的誘食效果。羊油對甲魚誘食效果比味精、甜菜鹼、大蒜素等單一原料顯著。王道尊等(1980)用1%亞油酸(18:2 n-6)、1%亞麻酸(18:3 n-3)及魚油養青魚,結果增重率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54.9%、5.5%和60.7%。劉梅珍等(1992)在餌料中添加 2 %及5%脂肪培育團頭魴魚種,結果增重率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11.1%和8.33%。
(二)中草藥草藥及其某些提取物也有促進魚類攝食的作用。日本學者發現黃柏水抽提液濃度為0.005%以上時有誘食作用,0.05%時效果較好,濃度再增加誘食效果沒有再增加。部分植物揮發油如阿魏酸和闢汗草的提取物對小蝦、小雜魚、黃鱔和對蝦有較強的誘食作用,可用于製作釣魚餌料的添加物。洋蔥、阿魏酸中因含有含硫的揮發性低分子有機物而具有特殊氣味,其強烈的蒜香對多數魚類的嗅覺有刺激作用,能吸引其採食。黃柏主要含有黃連素,對魚類有誘食作用。另外,新鮮水果(如葡萄、櫻桃、甜瓜、柿子等)的提取液對魚類也有一定的誘食作用。
(三) 大蒜含有獨特的大蒜素,其具有辛辣味,鯽魚飼料中添加0.5%-3 %的大蒜素粉,其強烈的氣味促進魚的攝食活動,用碘化改性大蒜素100mg/kg飼餵鯉魚,成活率、增重率和飼料效率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 1.4、18.4和10.3 %。
(四)動物原料 據報道水蚯蚓、牛肝、蠶蛹乾、帶魚內臟和魚乾等的水提取液對南方鯰仔魚有較好的誘食效果。實際生產中墨魚膏、魷魚膏及干貝粉,作為蝦餌料的誘食劑比較常見。明和(1981)用蚯蚓漿液作誘食物質,可提高對蝦攝食量,增加攝食次數。用蚯蚓作為誘食劑可有效提高魚蝦的攝食量、採食率和增重率。動物原料誘食原理在於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起誘食作用,而本身的腥味對水產動物也有一定的誘食作用。一般動物原料作為誘食劑,添加量較大,受資源因素的影響,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