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釣烏溜大大說的沒錯......補充說明..小弟目前有車白鐵尾塞的心得[車了約20把左右從蝦竿.溪流竿.戰鬥竿到鯽魚竿..不等]..1.首重個人手感..2依竿子的用途及釣興..舉例:如[蝦竿]是為了有時會放在池子磁磚上,車的尾塞比竿子還重''如竿重50克尾塞約65到75克.其次是[鯽魚竿與溪流竿].尾塞比竿重約10到15趴.感覺重量都在''手把握處''.快速揚竿微微空零感....6/4,3/7釣性的鯉竿或純玩休閒池及抓魚池的竿子有元受,[後支架的]...配重的平衡點落在''手把節''與手握處,中間點到往前1/3處為佳....戰鬥竿以竿掛頭算起到手握處的中間點能平衡為主[因為大多前輩都沒用元受支架',有得更是'一握三小時''若尾塞太重也試一種負擔]........若2魚大大{{想配重}},小弟當初用最簡當的方式[當初決定配重的方式]就是''1''.用鉛片條捲出30.35.40.45.50.....到120克.''2''放到最薄的塑膠袋內.然後''3''用釣線凹成U字形,穿過尾塞的失手環''...''4''鉛重拉到貼緊尾塞收手環,用釣線固定.盡量不要讓鉛晃動為原則..,''5''拉開竿子,將塑膠袋多出的部分拉到握力[就是平常手握竿子的地方].試揮竿,平舉揚竿,抖竿,持握3~5分鐘[有釣戰鬥比賽的竿,坐姿持握要拉長到10分鐘]模凝實釣狀況..感覺差異及合適重量''....若是{{想統計}}用此方法找幾個常釣的釣友試試手感順道把釣友的竿子也拿來試一試.既得到數據,又可增加話題連絡感情........等新像機到我會再用圖示的方式解說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