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子已被鎖定
小魚問題概論.......(作者:小野 / 製圖:志豪)
[前言]
前些日子在站上看到一些關於小魚的討論.就隨便的寫了一些意見
但是發現問題仍舊是很多的.而且很奇怪的是.大大們並沒有往下討論的感覺
所以小弟想了想...決定分享一些粗淺的心得給大大們.以驥能收拋磚引玉之效
其實小弟覺得網路是個蠻自由的空間.大大們都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
所謂的討論...就是一種有互動的溝通.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大大們多做分享交流
不論經驗的好壞.有意見就是好事.只因為這代表大家都有進步的空間.(我好像太囉唆了 ^^")
[簡單的概念]
小魚的問題是釣友們最常碰到的問題之一.也是一個蠻令人頭痛的問題
主要會造成的問題主要為空槍.拋餌無法下底.訊號過亂之類...其中以空槍問題較複雜
不過只要是問題...基本上都有解決的方法.小弟就大概的敘述一下一些概念&心得
首先要分享給大大的就是"福壽魚的大魚&小魚是共存的關係"
以下的小魚是指福壽的幼魚來說(這樣子比較單純一些)
在我們正常作釣底釣的情形下.常會發現當餌團順利的拋下底後.就不容易釣到小魚了
但其實小魚仍然是無所不在的.因為小魚跟大魚是一樣的..並不是只存在固定的泳層
餌到底後會比較不容易釣到小魚(這個情形尤其在魚量較足的戰鬥池更明顯)
是因為池底小魚跟大魚的量不成比例.(當然~也有大小魚天生的競爭優勢因素)
"大小魚共存的情形不限於水底.水面也是如此"
就像有些時候餌團在水面上會被魚接走...但是"接走餌的卻不見得是小魚"對吧!!
貼底推的訊號中小魚也是一個很好的代表例子!
題外話:池子裡的魚泳層分佈其實是很不一定的.不過大部分的池子裡.福壽會有一半以上在水中
更甚者還有大魚都在上面.小魚幾乎都在池底的特殊情形.
以下讓我們把一些其他的因素慢慢的加進來.做一個進一步的分析......
[正文]
魚跟人其實有很多地方是一樣的.大魚要吃飯.小魚也是要吃飯的...
但是大部分的釣魚人都只想要釣到大的.所以很多的應映釣法也就相對而生.
以下討論的所有狀況.都以魚量充足的狀態下討論(所以觀念雖然相同卻不見得完全適用於所有的池子)
在這裡小弟要先客觀的說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世界上沒有絕對好用的釣法.但是有絕對好用的反應速度
以下的說明以底釣.敏釣.魚量較足.魚情較正常的情形來說...
我們先把問題釐清.如果真的是因為小魚作亂.因而產生作釣上的問題.那麼.....
大概會有以下的方法可以解決問題(這些並沒有所謂的先後順序.完全要視釣況而定)
1.釣較大支的浮標
2.改變拋竿下餌的落點
3.加重添加物的量
4.施打誘餌
5.改變餌的物理狀態
讓小弟逐一逐項的做個粗淺的說明吧!!
[釣大支的浮標]
首先是釣較大支的浮標.這樣的方法大部分都是在有一定的咬度.且小魚的分佈較上層時會用到的
換大支的浮標作釣.因為吃的鉛較重.擺盪的速度較快
主要是可以讓餌團以較快的速度下底.讓小魚比較不容易攻擊到餌團
使得餌團有更多的機會釣到大魚.(大支的標較小支遲鈍.訊號也比較不會那麼亂)
不過要釣大支的標.要注意餌團的狀態.因為擺盪的力道大了.餌會比較容易脫落
題外話:會咬的時候釣大支的浮標.釣魚的節奏會因為這樣而變快.操作得宜可以提高魚貨量
[改變拋竿下餌的落點]
接下來我們要談的就是拋竿下餌的方式....
當我們的餌團經常的在同一個點落下擺盪.一定會產生一部分的餌屑.
那麼...久了以後一定會有魚去撿食這些餌屑(釣騷餌的尤其明顯)只是不一定是小魚或是大魚.
這些會去撿食餌屑的魚會是小魚較多的情形是因為...
當兩種大小的魚比例有差距時.小魚是搶不贏大魚的.當大魚下底吃餌.小魚無法競爭只好上來撿食
{呵呵呵~輕鬆的開個玩笑!小魚如果較少而大魚多的時候.大小魚的爭食勝負...
就像周星馳問賭俠"同花打不打的過FULL HOUSE?"一樣的淺顯易懂!}
這個情形在戰鬥池或是魚量較足的池子裡就很明顯了
所以改善釣況的方法就是"改變下餌的點".這並不是要請大大們換個標點.(雖然有時候這是必要的)
讓小弟簡單的說明(請參考下圖)

大魚小魚都是一樣的.當它在固定地方發現有東西可以吃的時候一定會在那個地方等候下一個餌團的到來.
所以當魚已經習慣在某個點等待餌團.而釣者的餌團突然換個方向擺盪時.魚一定會措手不及
配合上其他的因素(等一下我們會提到).成功機率可以說是相當高.
而釣近一點的釣點或是水比較深的釣場是最容易實現這個操作的.
因為如果釣場比較深.那麼在水裡的線組長度也就越長.自然擺盪的距離也越長.很容易找到很多的落下點.
簡單的說:閃避小魚時拋點要前後左右!!
當然如果水不深釣比較近的釣點.多出來的線長就可以幫助您輕鬆的操作出想要的落下方式
以上有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當線釣的太飽.會損失掉一些擺盪的角度&空間.這是一定要注意的!
另外...逆向的擺盪(從後方擺盪)是可行的!!但是作起來不太容易.是較為困難的操作!
附註:圖一中的虛線部份.就是指逆向的擺盪
在這裡小弟另外解釋一下那個"必要的更換標點"
這種情形有一定的發生比例.大部分是池性來主導問題的發生.冬天較常發生
有一些池子因為天氣或是其他的因素大魚比較浮.又不吃餌.小魚在有機可乘的情形下
一個釣點就只有1~3條不等的大魚(通常都是不太會動的老魚).接下來就只有可愛小金牌光顧.
要等到有大魚.或是硬誘大魚靠過來吃餌.要花很多時間.整個釣魚的效率就變差了
這個時候也沒有其他的方法.只有不停的換標點來找魚.否則很難增加漁獲量.
釣一些魚量較為不足的職業池.也常見這樣的狀況.只是釣情上不太一樣.
[加重添加物的量]
現在我們來說加重添加物的量...也就是我們台灣人說的釣"惡餌"
這是個牽扯到添加物的問題.一般來說.添加物是刺激魚吃餌的利器.也是不好控制的一個因素
小弟很簡單的帶過這個部分.因為主題是討論小魚.....
在作釣的時候.餌氣主導魚的接受度.而氣味重的餌會對魚造成較大的刺激
小魚對於"惡料"(餌氣較重&刺激的餌)的接受度較低.[不要問我為什麼?我只能以經驗回答]
在餌料裡加入酸氣的添加物.基本上也是相同的目的.因為酸氣的餌有其一定的效果
在這裡用酸氣的添加物來形容較為合適.因為其實有很多添加物.雖然是酸氣的.但其實屬於鹼性
所以我個人對於餌料加酸的可以避小魚這件事.持保留的態度.因為不知道是酸性還是酸氣?
釣黑氣的餌(也就是餌裡加入黑雞膏OR黑水.黑酸之類的).是方法的一種
但是小弟覺得應該這麼說.會吃黑的時候.黑餌主要因為還是比較容易釣到老魚(通常比較大)
卻不見得就沒有小魚的困擾.只能說是降低那個機率.
釣卡毛或是釣人很少的比賽.添加物的量通常是人較多之比賽的近一倍的量
其目的就是要刺激大魚攻擊餌團.(這個在這裡不能完全說是用吃的)
我們可以說是增加大魚的攻擊慾望.減低小魚來盜餌的機會.可能較為貼切.但又不完全如此
這個其實還蠻難解釋的(我只能說是小弟的能力不足).因為這個方法的標準很難界定
添加物的份量多少叫做清?多少可以稱作是"惡料"也是要看池子的.這個也是沒有標準滴
另外添加物加的太多.(過於刺激)還會有反效果!因為這裡是討論小魚問題.就不贅述添加物的部分了
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討論添加物問題吧!!
[施打誘餌]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施打誘餌...也就是吊粒子(小弟以前PO的文裡面好像有提過類似的概念?)
不知道有沒有重覆的地方?簡略的說一下好了.這個方法主要的觀念就是"分享"
當我們把粒子吊入標點.除了誘魚以外.最好的附加作用就是讓小魚也分享到誘餌
當小魚的量大於大魚的量時.您的餌團不見得可以被大魚搶到.吊粒子下去給小魚吃就是一種方法
這個方法有分成所謂的底吃&飄吃.也就是控制吊下去的粒子是給上面的小魚還是下面的小魚.
如果是要讓池底的小魚分享到誘餌.那麼吊粒子的那個餌團.必須要硬一些.下底後才拉掉
硬一點是因為要讓餌團能在池底經得起小魚的啄食.簡單的說...效果會比較持久摟!
"綁肉粽"的方法來吊的粒子.就是要得到這樣的效果.
如果是要分享給上面的小魚.那麼要吊的那麼餌團必須要軟騷一些.在水面上就要拉掉.
這樣在下一槍的操作.就有機會殺出一條血路.拋竿下底...
這兩個吊粒子處理小魚的方法.其實也有它的缺點.就如同小弟說的:世上是沒有完美的方法的
如果大大們選擇的是粒子下底這個方法.(請參考下圖)

那麼就有因為一次下較多的餌料.前幾槍訊號會較亂的問題(一堆魚同時在某個點翻動訊號是很驚人的)
題外話:這也是吊粒子要少量多餐的原因之一.
假設大大們是因為小魚幾乎在上面.而用上面拉掉餌團的方法(請參考下圖)

就比較容易有連同大魚都上浮的情形發生.不見得會比較好釣.不過對於特定的釣情是非常有幫助的
這個現在也不多說.主題還是小魚...
題外話:這是刻意操作貼底推訊號的其中一種方法.
[改變餌的物理狀態]
我們終於要討論到常用的技巧"改變餌的物理狀態"了.這是個最複雜同時也是最簡單的技巧.
這經常在以粒子作釣的時候會用到.是最實用的基本功之一.但也是最難以控制的
只因為這個需要很多實戰的經驗.(當然也就包括對餌料控制的熟練度.以及魚情的準確判斷&反應)
在釣界裡有很多釣粒子很強的名人.都是在這個項目的基本功做的非常扎實.所以成績斐然
因為今天只是單純的討論小魚問題....所以我們略過其他的技術.直接討論小魚的部分吧!
一般來說作釣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小魚問題.常見的手法有兩種.(以單純的改變餌的狀態來說)
一種是釣大粒的餌團(較硬騷)...另一種就是粘而小的餌團(較硬粘)
兩種方法的目的雖然一樣.但是運用的觀念不同.小弟大概的做個簡單的說明
釣大粒的餌團.邏輯上也是一種"分享"的概念.
主要是要讓餌團在落入池底以前.有一定的量讓散出來的餌屑被小魚分享.進而有機會釣到較大的魚體
這樣的騷餌還可以做較硬或是偏軟的變化來應付各種魚情.可誘可釣.其實有不少的優點.
但是釣這樣的餌團卻是一把雙刃劍.只因為它的優點也同時是缺點
釣大粒的餌大部分是較騷的型態.因為餌屑較一般的餌多.而且會有不少都散在池子的上層.
而且餌團因為體積大加上可能性的魚的干擾.下沉的速度就比較慢.這樣連同大魚都容易越釣越浮
這是一種釣法.但不見得是最好的方法.小弟只能說:在某些不得已的小魚問題下.這是個可行的方法
我們談的另外一種操作"粘而較小的餌團"也是閃避小魚的釣法.但就不依靠分享的觀念來操作了
基本上這樣的操作觀念比較接近強力突破.跟上面我們談到的幾個點有較多的連結(像浮標之類的)
主要它的優點就在於:餌屑會比正常的餌團要少(有的餌還粘到幾乎沒餌屑).不太容易誘來一堆小魚.
餌的體積較小.阻力相對的也小,配合拋竿下餌的手法.比較不容易被小魚接住.下底會容易些
而且通常這樣的餌入嘴速度會較一般的快.訊號較明確不容易亂.作釣的節奏也容易變的輕快
這種操作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嗯~說起來這種餌團最具有代表象徵的就是"大黑肉"了!
(當然~餌團的大小&軟硬是要加以控制的.釣魚本來就是沒有死訣的運動.)
不過這個釣法其實也是有缺點的,像是....除非很咬.不然這樣的餌團比其他的型態還要注重餌氣
因為它少了一個餌料的原本該有的優勢"餌屑".這樣到底好不好就要請大大們在作釣時判斷了!
[後記]
以上所有您看得到的小技巧.並沒有固定的"死訣"(呵呵~這個用台語說比較生動吧!)
所以幾乎每一種小技巧都是可以搭配使用的.只是有一好沒兩好.大大們的判斷力才是最重要的!
有很多的東西小弟是打不出來的.因為不知道要怎麼文字化?我想言不及義就是這樣的狀況了吧!
小弟其實寫的不太滿意.是因為實際經驗是真的很難用筆墨來形容的.請原諒小弟的能力不足!
如果這裡面有其他誤謬的地方.也請站上的賢達們多多批評指教.小弟十二萬分感謝!
另外~小弟心裡有幾句話想說....
這樣一大篇又臭又長的文.真是辛苦大大們把它看完了.(小弟也打的好累喔!)
小弟秉持著一個真摯的心.很努力的把這篇文打完.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
只是希望盡可能的幫助大大們能夠在某些問題上能做一些有效率的改善.
這樣會讓小弟很開心!對小弟來說....這是小弟跟大大們交朋友最好的的方式!
在這裡要另外感謝志豪大大幫忙製圖.請大大們給他掌聲.因為無私的心是最值得鼓勵的!
2006/10/10 小野 製圖:志豪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