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查詢後(轉貼)
編號: HSN-174
日期: DATE-860826
壹. SUBSTANCE IDENTIFICATION <<物質確認>>
(A) NAME:名稱: 丙二醇 (Propylene Glycol)
(B) SY:別名
(1) Methylethyl Glycol
(2) Methylethylene Glycol
(3) Monopropylene Glycol
(4) Propane-1,2-Diol
(5) Trimethyl Glycol
(C) MF:分子式: C3-H8-O2
(D) RN: CAS 化學註冊號碼: 57-55-6
貳. MANUFACTURING/USE INFORMATION <<製造及使用>>
(A) MMFG:製造方法
(1) 經由環氧丙烷 (Propylene Oxide) 在 100℃-200℃ 時水和作用而來.
(2) 從甘油 (Glycerol) 製備而來.
(3) 亦可用羥基丙酮 (Hydroxyacetone) 經由酵母還原而得.
(B) IMP:不純物
(C) MFS:製造者
(1) Celanese Corp Celanese Chem CO., DIV, BISHOP, TEX.
(2) DOW CHEM USA, FREEPORT, TEX, PLAQUEMINE, LA.
(3) OXIRANE CHEM CO, BAYPORT, TEX.
(D) USE:主要用途
(1) 合成聚酯樹脂 (Polyester Resins) 的化學中間產物.
(2) 當做食物中的稀釋劑, 例如: 椰子果、香煙和寵物的食物.
(3) 食品中色素和味道的溶媒.
(4) 當做可塑劑的原料, 例如: 聚丙烯、鍊狀的聚丙二醇和己二酸等.
(5) 牙膏的稀釋劑.
(6) 丙二醇可和乙二胺在氣相反應中得到 2-methylpiperazine.
(7) 在溫度及濕度條件控制下, 丙二醇的蒸氣可以保護動物,
以抵抗藉空氣傳播的細菌和流行性感冒病毒.
(8) 可當做航空器中的除冰劑.
(9) 當做藥物的溶劑.
(E)<LMFI:本地製造及進口廠商> (Local Manufacture & Importer)
(1) NAAD:廠商名稱及住址
(2) PROD:產量(進口量)
11
(a) 1972 年生產 2.60 x 10 gm.
11
(b) 1975 年生產 1.77 x 10 gm.
21
(c) 1984 年生產 2.10 x 10 gm.
參. CHEMICAL & PHYSICAL PROPERTIES <<物理及化學性質>>
(A) COF顏色/性狀: 無色的黏稠液體.
(B) ODOR:味道: 無味.
(C) TAST:嚐味: 無嚐味.
(D) BP:沸點: 189℃
(E) MP:熔點
(F) MW:分子量: 76.11
(G) CORR:腐蝕性
(H) CTP:臨界溫度及壓力
(I) DEN:密度及比重: 1.0361 (在 20℃ / 4℃ 時)
(J) DSC:解離常數
(K) OWPC:辛醇與水之分配係數
(L) PH:pH值
(M) SOL:溶解度: 可溶在任何比例的醇水溶液中, 亦可溶在醚和苯中.
(N) SPEC:光譜特性: 折射率 (Index of Refraction): 1.4324 (在 20℃ / D 時).
(O) VAP:蒸氣壓: 0.07 mm-Hg (20℃ 時)
(P) VISC:黏稠度: 0.581 泊 (poise) 於 20℃ 時.
(Q) OCPP:其它性質
(1) 有輕微的辣味.
(2) 在 25℃ / 4℃ 時密度為 1.036.
(3) 冰點: -59℃.
(4) 旋光度 (Optical Rotation): -50.0 度 (20℃ / D)
(5) 可與水、丙酮、氯仿混合, 可溶於醚中, 與油不能相混.
(6) 比熱: 0.590 cal/g (20℃ 時).
肆. SAFETY & HANDLING <<安全性及處理>>
(A) DOT:意外災害緊急處理方針
(B)<FLAM:可燃性>
(1) FPOT:燃燒潛在性
當暴露在熱或火焰中, 燃燒潛在性很低, 但它可與氧化劑反應.
(2) NFPA:危害等級
(3) FLMT:可燃範圍
(4) FLPT:閃火點: 210℉ (= 99℃)
(5) AUT自燃點: 700℉ (= 371℃)
(C)<FIRE:滅火資料>
(1) FIRP:滅火方法: 用酒精泡沫.
(2) TOXC:燃燒後毒性產物
(3) OFHZ:其它滅火危害性
(4) EXPL:爆炸潛在性及範圍: 上限: 12.6%; 下限: 2.6%.
(D)<HAZR:危害反應>
(1) REAC:反應性及不可相容性
(2) DCMP:分解性
(3) POLY:聚合性
(4) OHAZ:其它危害反應
(E)<WRNP:示警性質>
(1) ODRT:嗅味閥值
(2) SERI:皮膚/眼睛/呼吸道之刺激性
(F)<PRVN:防護處置>
(1) EQUP:防護設備
(2) OPRM:其它防護方法
(G) SSL:安定性/半生期
(1) 可和氧化劑反應.
(2) 在一般的狀況下是很穩定的, 但在高溫下很容易被氧化.
(H) SHIP:裝運(方法及規定): 裝載容器: 玻璃瓶、圓桶、槽車.
(I) STRG:儲存狀況
(J) CLUP:清除方法
(K) DISP:處置方法
伍. TOXICITY/BIOMEDICAL EFFECTS <<毒性/生理學效應>>
(A) TOXS:毒性摘要
(B) TXHR:毒性危害等級
(1) 它的毒性與甘油類似, 幾乎是無毒性的.
(2) 毒性危害等級: 1
1 表示是幾乎是無毒性的: 對一個體重 70 公斤之成人而言,
人類口服致死劑量超過 15 g/kg.
(C) PPOT:中毒潛在性: 沒有毒性危害.
(D) ANTR:解毒與緊急處理: 無.
(E) MEDS:醫護監督
(F) HTOX:人類毒性
(1) 丙二醇會導致紅血球尿素腎變病.
(2) 人們長期暴露在飽和或過飽和的環境中, 並不會產生副作用,
對眼睛也不會造成刺激性.
(3) 雖然丙二醇沒有傷害性, 但若滴入眼睛會立即產生刺人的感覺,
且眼瞼會痙攣、流淚, 此不愉快的感覺會持續數分鐘之久, 直到眼
淚將之洗去. 通常接著會產生暫時性的結膜充血, 但並不會產生不
愉快的感覺及傷害.
(4) 人類口服丙二醇 (1-1.5 g/kg) 會降低眼內壓, 因為血液的滲透
壓增加.
(5) 有 866 個人患有各種的皮膚病, 結果發現丙二醇會對某些人產生
皮膚刺激,可能是由於脫水的關係, 但並不會產生過敏反應.
(6) 會有鎮靜作用.
(7) 未經稀釋的丙二醇, 在開放系統中對人類皮膚並不會造成刺激,
但在密閉系統中卻會產生嚴重的反應, 例如皮膚發紅、水腫、起水泡等.
如果再度暴露在10-30% 的濃度中 2 個星期, 可能會引起不發汗及輕度
的刺激.
(G) NTOX:非人類毒性
(1) 對大鼠靜脈注射 1-10 ml 會引起血壓暫時的下降, 如果劑量改為
0.25-0.8ml/kg, 則會引起暫時性的尿液增多.
(2) 對狗靜脈注射大量的丙二醇會使腎臟產生急性輕微的變質.
(3) 丙二醇刺激兔子角膜上皮會產生暫時性輕微的角膜充血, 如果用 50%
的水溶液沖洗 5 分鐘除去丙二醇, 則不會造成什麼傷害, 但是如果用未經
稀釋的丙二醇刺激 5 分鐘, 則會產生中度反應.
(4) 給兔子口服投予丙二醇 (1-1.5 g/kg), 會使血液滲透壓升高,
而使眼內壓下降.
(5) 誤使一匹馬服了 2.8 l 的丙二醇, 結果造成沮喪、運動失調,
三天後復原.
(6) 實驗證明飲用水中含有 10% 的丙二醇時, 大鼠具有耐受性, 不
會對生理產生損害.
(7) 對許多動物而言, 局部的使用即使是很高的濃度, 對皮膚、眼睛、
黏膜等仍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雖然有時會有一些疼痛, 例如肌肉注射或
是創傷治療時, 非經腸道給予高劑量時會造成鎮靜或沮喪, 靜脈注射到
羊則會造成血尿.
(H)<TOXV:毒性值>
(1) HTXV:人類毒性數據
(a) 對人類皮膚產生中度刺激的劑量為 104 mg / 3 days 間歇地.
(b) 小孩口服的最低中毒劑量為 91 mg/kg/56 wk. 毒性效應為中樞神經
系統方面的影響.
(2) NTXV:非人類毒性數據
(a) 大鼠口服半數致死劑量為 21 g/kg.
(b) 大鼠腹膜內注射的半數致死劑量為 13 g/kg.
(c) 小鼠口服半數致死劑量為 24 g/kg.
(d) 小鼠腹膜內注射的半數致死劑量為 11.4 g/kg.
(e) 兔子靜脈注射的最低致死劑量為 4.2 g/kg.
(f) 兔子肌肉注射的最低致死劑量為 6.3 g/kg.
(g) 狗口服的半數致死劑量為 22 g/kg.
(h) 天竺鼠口服的半數致死劑量為 19 g/kg.
(i) 小雞靜脈注射的最低致死劑量為 27 g/kg.
(3) ETXV:生態毒性數據
水質毒性: TLM: 超過 1,000 ppm / 96 hr.
(4) MINF:最低致死劑量
(5) POPL:高危險群
(I)<PHMK:藥物動力學>
(1) ADE:吸收/分佈/排泄
(a) 大鼠、狗或人口服丙二醇, 在 24 小時內, 1/4-1/2 的劑量是未經
代謝直接從尿液中排泄的.
(b) 所有的二元醇 (Glycols) 經過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都可在消化道
得到良好的吸收.
(2) METB:代謝及其產物
注射到動物體內, 有一部分是未經改變, 原形排出的, 有一部分則氧化成
乳酸 (Lactic acid), 其餘的則和己四醇醛酸 (Glycuronic acid) 結合
而排出體外.
(3) BHL:生物半生期
(4) ACTN:作用機制
(5) INTC:與藥物之交互作用
陸. PHARMACOLOGY <<藥理學>>
(A) BION:生體需求
(B) THER:治療用途
(1) 烷基二元醇、乙醇及二氮二烯五圜 (Pyrazole) 可當做丙二醇中毒的
解毒劑,且烷基二元醇的效果及安全性比乙醇和二氮二烯五圜好.
(2) 丙二醇可當做檢濕劑 (Hydroscopic), 通常加在呼吸吸入劑中,
以降低氣管分泌物的黏稠度.
(3) 治療角膜水腫時, 通當在軟膏中加入將近 70% 的丙二醇當做滲透劑,
可以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4) 40-60% 的水溶液通常局部用來治療魚鱗癬.
(5) 治療或預防牛的丙酮血症通常口服丙二醇以提高血醣濃度,
它的味道不是很好,但是卻很便宜.
(C) WARN:藥物警戒
局部的點耳劑含有高濃度的丙二醇, 如果有鼓膜穿孔的病患不要使用.
(D) IDI藥物特異性
(E) TOLR:藥物忍受性
(F) MXDD:用藥最大劑量
柒. ENVIRONMENTAL FATE/EXPOSURE POTENTIAL <<環境流佈>>
(A)<POLL:污染源>
(1) NATS:自然污染源
(2) ARTS:人為污染源
除冰劑使用後會放出丙二醇進入水中產生污染.
(B) FATE:環境流佈
(C)<ENVT:環境轉換性>
(1) BIOD:生物分解性
(2) ABI非生物分解性
(D)<ENTP:環境轉移性>
(1) BIOC:生物濃縮
(2) KOC:土壤吸收及移動
(3) VWS:自 水/土壤 揮發性
(E)<ENVC:環境濃度>
(1) WATC:水體濃度
(2) EFFL:放流水濃度
(3) SEDS:底泥/土壤濃度
(4) ATMC:空氣濃度
(5) FOOD:食品測值
(6) PLNT:植物體測值
(7) FISH:魚類/海產測值
(8) ANML:動物體測值
(9) MILK:牛奶測值
(10) OEVC:其它環境測值
(F)<HUEX:人類暴露>
(1) RTEX:可能暴露途徑
(2) AVDI:每日平均攝入量
(3) PBEX:可能暴露狀況
(a) 在正常的條入下, 丙二醇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危害.
(b) 工業上的暴露可能是來自物質加熱或劇烈攪動時直接的接觸, 或是
吸入蒸氣、霧氣等. 其他的暴露則來自攝食食物或藥物時. 但是並沒有
任何有關丙二醇工業危害的報告.
(4) BODY:人體負荷量
捌. EXPOSURE STANDARDS & REGULATIONS <<暴露標準及規定>>
(A) IDLH:立即危害量(濃度)
(B) ADI:每日可接受攝入量
(C) ATOL:容許量
(D)<OPL:職業上允許量>
(1) OSHA: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規定
(2) NREC:國際職業安全及健康協會要求
(3) TLV:閥值
(4) OOPL:其它職業性允許量
(E)<OREG:其它標準與規定>
(1) WSTD:水質標準
(2) ASTD:空氣標準
(3) SSTD:土壤標準
(F) TSCA:毒物管制法
(G) RCRA:資源保存回收法
(H) FIFR:聯邦殺蟲,抗黴,滅鼠用藥法
(I) FDA:食品藥物管理法
玖.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METHODS <<偵測與分析法>>
(A) SAMP:採樣方法
(B) ALAB:分析方法
(1) 所有的化妝品可用氣相層析法及氣-液相層析柱來分析.
(2) 菸草可用氣相或柱層析法來分析.
(3) 藥物及香草抽出物則用滴定法來分析.
(C) CLAB:臨床檢驗方法
拾. ADDITIONAL REFERENCES <<其它參考資料>>
(A) RPTS:特別報告
(B) TEST:測試狀況
(C) HIST:意外事件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