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台北市釣魚協會-福壽之家論壇  (http://taipeifishing.com/bbs2/index.asp)
--  『生活小品、文章分享區』  (http://taipeifishing.com/bbs2/list.asp?boardid=34)
----  [轉貼]你最愛的人是誰?  (http://taipeifishing.com/bbs2/dispbbs.asp?boardid=34&id=11630)

--  作者:黃金流浪漢
--  發佈時間:2008/4/17 下午 06:23:03
--  [轉貼]你最愛的人是誰?
你最愛的人是誰?

佛陀曾遇到這樣的事:有一天國王來到佛陀跟前聽法,並開始練習內觀,而通常在家中只要有一個人開始學,慢慢地,法就會影響到家中其他的人。

因為國王是一家之主,一國之長,他的影響力自然很大,家中所有的人都在練習這種方法,而皇后瑪麗,也成為一位很好的修行者。他倆常在皇宮裡同一個禪房內觀。

有一天內觀一小時之後,國王問皇后:「若有人問你,你最愛的人是誰?你會怎麼回答?」

她說:「我內觀的時候,同樣的問題也浮現出來,我發現其實除了自己,我誰也不愛。」

國王笑著說:「好極了!我也有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答案。」

於是他倆相偕去見佛陀稟告他這件事。

佛陀說:「說的好!說的好!這是走出痛苦的第一步,當一個人開始發現這個問題癥結所在,就可以走出問題,解決問題,否則一輩子都活在想像中。我愛我兒,愛我妻,我愛我夫,我愛這,我愛那。」

其實你誰也不愛,你只愛自己;愛自己的欲望、希望、夢想,

是因為我期待他能實現我的理想,一但他的行為與態度與我所要的背道而馳,所有的愛就消失不見,所以我不是愛別人,而是愛自己,只要能認清這點,就很容易去除私念,就能夠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性,所以這是內觀者第一個重要的體會。

我們常在許多時候感嘆,世間沒有完美的愛戀與情人,卻忽略了自己要的到底是人還是神明;常常希冀著完美浪漫的戀情,卻忽略了浪漫和現實難以相容的部分。

我們常常愛上了感覺,愛上了默契,愛上了浪漫,卻不一定愛這個人,孰不知你該愛的是因為他是你的選擇。

沒有人生來是完美無缺的,如果你真的愛上一個完美無缺的人,那麼在往後的相處日子裡你們還有什麼成長的空間呢?


--  作者:妹
--  發佈時間:2008/4/17 下午 06:51:24
--  

呵呵......

我愛福家......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  作者:辣媽
--  發佈時間:2008/4/18 下午 06:16:57
--  

不好意思-----

我 愛老公

我愛小孩

也愛福壽之家網站....................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  作者:小莊莊
--  發佈時間:2008/4/18 下午 10:08:09
--  

偶愛呆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  作者:肯特老三
--  發佈時間:2008/4/19 上午 01:28:18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作者:葉依秋
--  發佈時間:2008/4/19 上午 05:00:45
--  回覆:(肯特老三)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以下是引用肯特老三在2008/4/19 上午 01:28:18的發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小弟才疏學淺.資質魯鈍.可否請大大開示? TKS!


--  作者:小安安
--  發佈時間:2008/4/19 上午 10:21:17
--  回覆:(葉依秋)回覆:(肯特老三)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以下是引用葉依秋在2008/4/19 上午 05:00:45的發言:

小弟才疏學淺.資質魯鈍.可否請大大開示? TKS!

+1


--  作者:肯特老三
--  發佈時間:2008/4/19 下午 01:43:53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註:天下之人,知道好美的事才要做,這是出於有為的,所以這等於是惡的。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註:天下之人,知道善好的事,才要去做,這也是出於有為的,所以這等於不是純善的。

 故有無相生。
  註:故為事之因,所以天地之間有形相與無形相,是互相生的,一切有形相之物皆由無形所生出來的
    ,然後有形之物滅了,再歸於無,此乃有無之對待也。

 難易相成。
  註:困難與容易是互相形成的,難為大事,易為小事,大事必由小事做起故能成,小事必勿忽略以難
    行之故能成,故難易之事是相對待。

 長短相行。
  註:長與短乃互相形成,無短豈有長,無長豈能現短,此長短乃是相對待也。

 高下相傾。
  註:高與下互相傾倒,高必由下起,泰山聚眾土而成高,故無下不能立高,是以下能傾高,無高不能
    現下,故高能傾下,是相對待也。

 音聲相和。
  註:音與聲互相和合,音為小聲,聲為大聲,故音為聲之本,無音豈能有聲,無聲豈能知其音,如無
    電視之聲豈能現出電台之音否,無電台之音豈能有電視之聲,此音聲是相對待也。

 前後相隨。
  註:前與後互相隨形,無前不可現後,無後不現前,此前後之相對待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註:所以聖人之處事以自然無為而行,不以聲色又不住相而以身作則也。

 萬物作焉而不辭。
  註:化育萬物而不辭勞苦。

 生而不有。
  註:聖人處事如同天地之德,發育萬物而不自有其德。

 為而不恃。
  註:聖人之處事,不恃其能也。

 功成而弗居。
  註:聖人處無為之事,至於成功而不自居其功也。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註:說到立德之事雖不自有其功,不自居其德,而其功德不去
    也。


--  作者:小安安
--  發佈時間:2008/4/19 下午 01:51:40
--  回覆:(肯特老三)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註...
以下是引用肯特老三在2008/4/19 下午 01:43:53的發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註:天下之人,知道好美的事才要做,這是出於有為的,所以這等於是惡的。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註:天下之人,知道善好的事,才要去做,這也是出於有為的,所以這等於不是純善的。

 故有無相生。
  註:故為事之因,所以天地之間有形相與無形相,是互相生的,一切有形相之物皆由無形所生出來的
    ,然後有形之物滅了,再歸於無,此乃有無之對待也。

 難易相成。
  註:困難與容易是互相形成的,難為大事,易為小事,大事必由小事做起故能成,小事必勿忽略以難
    行之故能成,故難易之事是相對待。

 長短相行。
  註:長與短乃互相形成,無短豈有長,無長豈能現短,此長短乃是相對待也。

 高下相傾。
  註:高與下互相傾倒,高必由下起,泰山聚眾土而成高,故無下不能立高,是以下能傾高,無高不能
    現下,故高能傾下,是相對待也。

 音聲相和。
  註:音與聲互相和合,音為小聲,聲為大聲,故音為聲之本,無音豈能有聲,無聲豈能知其音,如無
    電視之聲豈能現出電台之音否,無電台之音豈能有電視之聲,此音聲是相對待也。

 前後相隨。
  註:前與後互相隨形,無前不可現後,無後不現前,此前後之相對待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註:所以聖人之處事以自然無為而行,不以聲色又不住相而以身作則也。

 萬物作焉而不辭。
  註:化育萬物而不辭勞苦。

 生而不有。
  註:聖人處事如同天地之德,發育萬物而不自有其德。

 為而不恃。
  註:聖人之處事,不恃其能也。

 功成而弗居。
  註:聖人處無為之事,至於成功而不自居其功也。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註:說到立德之事雖不自有其功,不自居其德,而其功德不去
    也。

嗯~

乖......

辛苦你了~

其實俺對內容一點興趣也沒有~

只是測試一下你會不會真的去找答案~

很聽話~俺很滿意~乖......


--  作者:辣媽
--  發佈時間:2008/4/19 下午 02:38:34
--  回覆:肯特 回覆---------------偶也推-------------

真棒的才學...小女子 受教

相應----盡其心 盡其力 盡其事 想為而為之 無心生念 無妄為 純淨自怡

隨時 隨地 隨人和 皆是自在